与光同行·半岛读者故事丨老两口靠卖废品,11年捐款3万余元!多数捐给半岛报道过的求助者_每日聚焦

大众报业·半岛新闻   2023-06-30 09:00:11

编者按:

与光同行·半岛读者故事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8月9日,半岛都市报将迎来24岁生日。时光流淌,我们一起经历过无数悲欢和感动,在路上发现世界,也遇到自己。任媒体形态千变万化,唯有你是光,是热,是初心,是力量之源,我们始终追寻着你,也被你照亮。今起,我们特别推出“与光同行·半岛读者故事”栏目,让它载着一个个精彩故事穿越时光。

文/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迎雪 王涛 郭巧玲

一个小本记录着每天几块钱的进账、一张张泛黄的报纸、一张手写捐款记录、一沓银行汇款单……是82岁的姜天中夫妇家中珍贵的“收藏品”。

此前,半岛都市报报道平度13岁男孩张子鑫被诊断出骨肉瘤恶性晚期的消息,很多热心读者伸出援手,家住青岛李沧区的姜天中老人也把和老伴崔美英卖废品得来的500元钱转给张子鑫妈妈。

在一般人眼中,500元并不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数字,但是姜天中夫妇捐出的500元并不普通,这是几毛几块钱攒出来的500元。这样的善举,他们夫妇已经坚持了11年,共计捐款3万余元。

这一笔笔捐款,也凝结着邻居们的爱心,背后还有几段感人的故事。力量再小,坚持下去,汇集起来,一样可以变成爱的洪流。

姜天中和老伴崔美英

记不住的名字

放不下的牵挂

6月21日下午3点,记者来到沧口临汾路锦绣苑姜天中老人的家中,门口有一堆纸箱子。

透过纱门看到,82岁的姜天中正坐在沙发上看报,看到记者后,他热情地招呼记者喝水,有茶水,还有特意准备的瓶装矿泉水。

老人展示积攒的以往求助报道

记者看到,老人家中的陈列很简单,因为记者的奶奶家也有同款茶碗,因此茶碗的“年龄”起码在20岁。

正当记者跟姜天中聊天时,他的妻子78岁崔美英进家门,摘下帽子后,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,额头上爬满汗珠,记者注意到,老人脚上的拖鞋,是自己手工织的。

“今天太热了,我刚捡废品来,东西不多。” 崔美英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,记者特意避开老人午休后的时间来,可没想老人中午也出门捡废品。

老人蹲下捡箱子,然后把垃圾箱放回原位

“三岁白血病男童盼好心人救助、孩子已出ICU,感谢好心人、11岁男孩频呕吐,竟是患上脑瘤……”崔美英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塑料袋,里面装着自己保存的救助类新闻报道,记者数了一下,32张,为何保存这些报道?崔美英老人表示,她时常惦记着这些人的后续进展,如果看到康复或者是有好转,她就特别高兴,也知足。

老人展示积攒的以往求助报道

说起与半岛都市报的缘分,姜天中夫妇打开了话匣子。

“从1999年8月半岛都市报创刊,我们就订,一直到现在,一天不落。”说到这些,姜天中老人满眼自豪,笑称自己绝对是“忠实读者”,什么版面,什么栏目,老人都能说出来。

“谁家也不知道谁家摊上什么事,我看到报道里,对方家庭那么需要帮助,有小孩子也有大学生,我就很心疼,就想帮一把,能帮一个是一个。”说到这里,崔美英皱起了眉头,前些年,崔美英老人一开始是通过志愿组织定期捐赠爱心款,后来考虑送到需要救助的患者手中还需要协调周转时间,于是便跟老伴商量,直接将钱捐给半岛都市报报道中需要救助的人,去点对点、面对面捐助。

两位老人坐地铁给孩子送爱心款

“四方截肢孩子、德州孩子、贵州孩子、大学生白血病、母亲捐肝救子、莱西姐弟配型成功,从200元到5000元不等……”在老人给记者出示的一张手写捐赠清单中,老人详细地记录了时间,患者为何需救助,以及捐款明细。

受助孩子的奶奶感谢两位老人(邻居拍摄)

“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,也不需要他们记住,我就是觉得真高兴,能帮人家一点是一点。” 崔美英老人说完便对记者笑起来,她一直跟记者强调自己真高兴,笑容很真诚,像3岁的孩子,一脸阳光。

老人的部分捐款明细单,有的已经记不清楚

老人手写当时救助情况

“以前捐的时候,都是根据报道上的地址和医院信息,直接到医院把钱送给病患或者是家属手中,后来因疫情进出管理严格,再加上我们岁数大了去医院也不方便,有时找不到科室病房,我就直接去银行转账给对方。”姜天中老人介绍,尽管听闻现在网上有很多筹集善款的链接,但是他们最相信半岛都市报报道的信息来源,也将废品所得都用于报道中的受助人。

姜天中老人在转账前把报道拍下来给工作人员出示

“他们都会问我转账干什么,在去银行汇款之前,我特意在家把报纸版面拍下来。”姜天中老人拿着手机相册跟记者展示,记者看到,是近日《伸把手,救救13岁的他》的报纸报道,因为之前姜天中去银行转账的时候,工作人员担心老人被诈骗,便仔细特意询问他转账用途。他便会亮出手机上的照片,工作人员详细看完核对账号再转账,也对老人的行为表示认可,久而久之,部分工作人员也就认得姜天中了。

“我先去拿纸箱,不然一会他们出门不在家就错过了。” 记者跟随崔美英出门,坐电梯楼上楼下,去了多个楼层拿泡沫箱和纸箱,这些都是邻居给她预留出来的。

一不小心,崔美英按错了楼层,只好下到一楼再回到6楼,老人说,这种事情是常事,一天数不清上下楼多少趟。

从不解到理解

20多邻居帮她

“5毛、8块、11块5……”在电视机旁柜子上有一个小账本,翻开小本子,纸页已经泛黄,记录着这些年来崔美英老人的卖废品所得的明细,最少的一天只卖了5毛钱,但是崔美英还是记录下来。

老人卖废品的小账本

随后,崔美英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,已经下午5点多了,表示要收拾楼道送去废品站,于是记者跟随崔美英再次出门。

记者看到,在通往崔美英家的通道里,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纸箱,还有一个邻居给的废弃炒锅,是她刚拿回来的。

老人介绍邻居刚给她的废弃炒锅

“我天天清,不留下一点。”崔美英告诉记者,由于自己住在居民楼中并不是平房,为了不留下安全隐患,她每天都会及时清理堆放在楼道里的纸壳。

老人整理楼道内废品

《道德经》有云: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崔美英说,不管外界对她什么样的说法,她都能理解。

“一开始也总有邻居问我怎么捡破烂?没有退休金吗?我说我有退休金,捡了废品我攒起来卖钱,想着帮助人,有的人说谁帮助你?什么说法都有,后来邻居看见我真到医院去捐款,他们也就认可了。”在电梯里碰到熟人,跟崔美英热情地打招呼。

“在楼上看见下面有废品,有时下去以后就被人捡走了。”姜天中老人说,特别是现在小区里都新建了很多智能回收箱,年轻人直接扫码就可以售卖废品,这让两位老人现在捡到的废品数量并不多,因此很多都是靠着邻居们定时定点给他们提供。

“一直到现在,有的邻居搬家了,还继续给我送来废品献爱心!”崔美英说,据记者了解,老人所在的沧口街道紫荆苑社区是李沧最大的拆迁安置区,因此也有很多老街坊邻居,相互认识。

姜天中告诉记者,这些年,有很多邻居都参与进来,有20多户,遍布海怡新城锦丽苑、锦绣苑、锦华苑、锦彩苑、锦云苑、永安路、下街、周口路,有的老邻居开车给他们送来废品,孩子在市区居住,他把废品卖了之后,再把钱转交给他们。

“我儿媳妇都经常帮我捆扎纸壳,帮我送废品去卖,他们一点不嫌弃,还都很支持。”崔美英说,孙子孙女都很支持他们,从小就有节俭的意识,每到放假有空闲的时间,都会回来帮她。

“大家伙都这么帮助我,这个小区的邻居,沧口那么多人都给我废品,我去卖了助人,我很自豪。”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,崔美英老人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
准备将废品运往收购站

“老太太真是不容易,天明到天黑,风雨不误,一年四季,天天如此。”邻居李锋告诉记者,尽管很多邻居都对崔美英老人的行为很认可,但是也有部分邻居不太理解崔美英的行为,老两口一个月七八千的养老金,本该安度晚年的时候,却还这么辛苦出来捡废品,只因老太太心中有自己的执着。

“这不光我自己,这个单元很多人都这样干,我们搬来这里近十年了,现在让大姨替我们也献爱心。”住在一楼的邻居王静告诉记者,她天天看见这个大姨忙活着捡废品,于是便把一些纸盒塑料都留给她,有时候会给大姨送上去,也会看到大姨下楼的时候顺便拿给她,在她眼中,或许只是个顺手的事情,但是在老人心中,却意义不一样。

“很多人都说这样做没必要,或者说对她进行非议,但是阿姨从来不抱怨,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她该做的事情,快80岁的人了,每天不辞辛苦地推着小推车,从一开始腰板挺直,到现在慢慢驼背,她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做这件事情。”

邻居托管班的老师李玉文跟记者说到这些的时候,崔美英老人站在一旁,眼眶泛红,或许是那份理解,让她心酸。

热心邻居给老人提供纸壳

“这是我给崔大姨拍的照片,都是我偷偷记录下来的。”随后李玉文翻动手机找到2019年的朋友圈,记录着她陪同两位老人坐地铁去君良烧伤医院给1岁的烫伤男孩送爱心款。

“我真的看到那个钱,眼泪都要掉下来了,1包钢镚,1毛、5毛、1块、10块,都分别整理好放在塑料袋中,这都是大姨一天无数次来来回回捡废品推着去废品店换来的。”李玉文跟记者表示,作为年轻人,她们所做的并不多,无非就是平常网购的一些纸箱都留下来拿给老人,而老人身上的这种韧劲才是让她最佩服的,也正是这股精神,让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进来,愿意帮一把。

“虽然钱款不多,但是我们给病患家属多少会带来一点希望,关键是青岛人这种有爱心的太多了!”李玉文跟记者强调,每年都会看到很多爱心报道,在短时间内为受助人筹集善款,这也是一座城市的爱心。

岁月总催人老

唯有善心不老

接近下午6点,崔美英老人将门口的纸壳废品收集整理好,捆绑在她的自制“小推车”上,原本她是绑在自行车上运送,后来邻居给她提供了一个闲置的婴儿推车,老伴便给她改装了一下,用来往废品站运送废品。

邻居给的婴儿车改成废品小推车

一双手布满茧子,也有很多划痕,因为担心影响到电梯卫生,所以崔美英老人都是先把各个纸盒清理干净,避免在运输途中掉落垃圾。

泡沫箱子、纸壳、饮料瓶……由于时间有些晚了,崔美英老人有些着急,全部都绑好后,老人将小推车推上电梯。

电梯到达一楼后,由于绳子没有绑结实,纸盒箱子散落一地,崔美英老人只能蹲下身,将散落的纸盒重新一点点地绑好,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乘坐电梯,老人动作既快又麻利。

在路上,崔美英老人告诉记者,前几年,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捡废品能卖600多块钱,这两年少了,一般能卖150块到200块钱一个月,虽然卖的钱不多,但是她还是愿意做这件事。虽然可以用退休金进行捐助,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去献爱心更有意义。

瘦弱的身躯,大大的能量,从崔美英居住的小区到收废品处,步行将近15分钟,在一般人看来,记者的走路速度平时就够快了,但是还是跟不上崔美英老人的步伐。她跟记者交流,虽然自己已近80岁,但催人老的从来不是皱纹,面对衰老,精气神自然是最难能可贵的。老去的是年龄,不老的是心态。

只见她推着小车,在台阶处抬上抬下,每走到一栋居民楼前,崔美英老人都会停下来将小推车在一旁停好,走到垃圾桶旁,仔细地翻看几遍,

“这里啥也没有,这里有个纸箱子,这个饮料瓶子管用……”崔美英一边跟记者念叨着,一边把垃圾桶摆放到原位置,捡到纸箱的时候,老人脸上明显会露出笑容。
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

穿过两条马路,绕过小区,记者跟随崔美英老人走过几条小路后,终于来到废品站,老人把纸箱抬到过秤处,废品站老板从屋内赶忙出来帮忙,接过老人手中的纸箱。

“你们采访老太太就行,我没干啥。”废品站老板崔久光面对记者的镜头,有些不好意思,连忙摆手。一开始,崔久光也只是简单地以为崔美英捡废品为了多挣钱,但是后来了解到老人全部捐赠以后,便转变了看法。

老人将废品运到收购点

“每次都给我多算一点,虽然就是几毛、几块钱的事情,那他也是在献爱心。”崔美英告诉记者,自己常年在崔久光的废品站里卖废品,每次都会四舍五入,给她多算一点,虽然只是几毛几块钱,但是她都记在心里,久而久之,他们相处成了朋友,什么废品能卖钱,什么废品卖钱多,老人便很清楚也很熟悉。

卖完废品后,老人的小推车空了,走路明显轻快了不少,手中拿着“热乎”的7块5毛钱准备回家。

两位老人卖废品积攒的钱捐助需要的人

在回家的路上,碰到垃圾桶,老人还是会习惯性地上前看一眼。在夕阳黄昏的照耀下,老人的银发显得褶褶生辉,有些耀眼。

“今天卖了7块5毛,这算是多的,有的时候卖3块5,4块5,卖的钱不管多少,我就攒起来。”几块钱在一般人眼中可能算不上什么,但是在老人眼中,是“救命钱”。

“虽然每次我捐的钱不多,几百几千,但是能够看到他们的最新进展,比如可以做手术了,出院了……我就感觉高兴,发自内心地高兴,我不需要荣誉,不需要表彰。”崔美英在回家路上告诉记者,她跟老伴的初心就是能多帮一把是一把。

正当记者拍摄时,路人小吴跟记者聊起来,他表示,当代年轻人应该很难理解老人们的想法,除非自己也这么做,或者是家中长辈也这么做,否则很难会感同身受,就尽自己所能多帮助他们,在扔垃圾时将废弃的饮料瓶、纸箱等物品单挑出来,这样可以便于老人收集,不用再翻垃圾桶寻找。

“我们吃饭也不是准点,全依着我卖完废品回家再做饭。” 崔美英从废品站步行回家后已经接近晚上7点了,崔美英将7块5放进袋子里,打开小账本记录下收入。

老人卖废品的小账本

然后洗手准备做饭,两位老人的饭菜很简单,经常下个面条,煮点粥。

“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,老人领着出门,孩子就会跟着捡废旧瓶子,现在他都上大学了。”老人的儿媳妇张静告诉记者,休息在家的时候也会帮助老人一起去邻居家中拿废品,帮忙整理。在张静眼中,自己的公公婆婆低调不张扬,不是每次捐款后就告诉他们子女,只是偶尔会提起来,有时候甚至提起来的时候才知道是前年、去年的事情,他们家人都是事后才知道给谁捐款多少钱,不管怎样,作为子女,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两位老人。

“大能力没有,小忙是可以帮的,我们就是这种想法。”张静表示婆婆正直善良,有的邻居很理解,有的人也不理解,但毕竟是自己家的行为,她知道婆婆捡废品所得的账本记录,一分钱都没有用在老人自己身上。

“我做公益有十几年了,接触过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,每个人献爱心的方式有不同,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老人日复一日的坚持实属不易,这种善心十分难得。”青岛向日葵公益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陆永霞告诉记者,看到老人的账本明细确实让她动容,每年,每个月,每天几毛几块积攒起来,最后变成上百上千的善款。

姜天中和崔美英老人的合影

在崔美英眼中,有一种人,一辈子都不会老,那就是对生活的一直有盼头。对生活不放弃的人,才能活成不怕老、不会老的人。她希望那些处在困难中的人,不管怎样,对生活要有盼头。

“别看年龄,只要是我能干,我就接着干,不用管卖多少钱,哪怕是一块钱也帮助他们买个馒头。”崔美英笑着跟记者告别。

厨房里,灯火可亲,崔美英老人的背更弯了。

两位老人,相互坚守,守住一颗善良的心,于岁月的百转千回中捕捉人生的温暖。

记者手记

微光,也是光

作为记者,我们会在日常工作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物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与这两位老读者见面的场景,令我到现在都十分难忘,或许在他们身上,我们看到了自己的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”,节俭大概成了他们这辈人刻在DNA里的习惯。还有他们对于我们的信任,对于半岛都市报的信任,也让我们肩头有了更多责任。

勤俭节约,中华之美德。

老人背影

老一辈人,省钱又努力多攒点钱的思想,在生活中养成了很多习惯,他们喜欢这种习惯给他们带来的快乐,比如多攒几毛多攒几块。作为子女、邻居,不想阻止他们在垃圾桶里捡废品,可能就是不想打断他们的这种快乐,也要让老人做认为值得的事,也正是因为这样,这座城市在一个小角落里汇聚了很多爱心,可以让无助者看到光,微光也是光。

我们生活的角落就有这些人,虽然没有解救众生的能力,个人力量也有限,但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,去帮助他们就好。

一灯可燃千灯明,让我们多一些理解,多一些接纳,多一些呵护,多一些感恩,就好。

最近更新